相信大家跟我一样,这两天社交媒体都被各种查分 “名场面” 刷屏了。
很多高分学霸,查到成绩的那一刻,全家欢呼雀跃,喜悦隔着屏幕都快溢了出来。
但最让我感动的是,河南周口的一位女生只考了288分,却同样迎来了全家的欢呼。
一旁的妹妹拍手叫好,爸爸难掩脸上的喜悦,笑到鱼尾纹都能夹死蚊子。
在外人看来这分数很低,却是这个女生有史以来考出的最好成绩。
看到这个成绩,不少网友揶揄:
“答题卡踩一脚都不止这分。”
“这个分数就是一个笑话。”
孩子妈妈却不以为然。
“不管别人咋喷288分,妈妈很满意,发自肺腑地高兴。不管考的分数好坏,妈妈现在还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。”
在很多家长的固有观念里,分数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,丈量着孩子的人生。
成绩好,孩子前途一片光明;成绩不好,孩子一片灰暗。
展开剩余89%但其实,人生是多维度的,分数不代表成功,成绩也不该是定义孩子的唯一标准。
正如上面的这位母亲,她同样说道,分数的高低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好坏。
她的女儿除了成绩不好,什么都好,健康、善良、懂事、心态好、尊重父母,平时做家务也很积极。
她并不觉得女儿有什么拿不出手的,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家庭教育失败了。
所以当很多人都在嘲讽这个女生时,我却在这位妈妈身上,看到了一种真正的人间清醒。
不用分数定义孩子的未来,健康的身心、强大的心态、正直的品格,或许比成绩更重要。
01
《壹次访谈录》中,采访过一个叫北极的男孩。
北极小学毕业,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。
可他并不想去读市重点,只想在镇上读初中,因为这里有他熟悉的环境,熟悉的朋友。
在父母的逼迫下,他还是妥协了。
市重点的教育非常卷,很多孩子熄灯后躲在厕所学习,小小的厕所隔间,能挤六七个人。
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心理压力,让北极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。
每到周末的晚上,他都会忍不住地崩溃、尖叫。甚至在周一爸爸开车送他上学的路上,他会打开车门跑出去,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放声大哭。
中考的时候,他以全市第二的成绩考进重点高中,老师都说他是能上清北的好苗子。
可很快,他就被查出抑郁症,经历几次退学、复学后,不得已办理了退学。
所以,成绩再好,身心不健康,又有何用?
一件件一桩桩的悲剧都在提醒我们各位父母: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在这个鸡娃盛行的时代,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,就是守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拥有身体健康的孩子,即使未来不能成才,也一定能过得幸福、踏实、快乐。
02
作家饶雪漫在小说《离歌》中,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。
有个叫毛北的男孩,从小成绩优异。
高考前,他对好友说,自己一定要考进北大。
第一场语文考试,感冒的毛北起床晚了,急匆匆赶到考场,因为忘带准考证被拒之门外。
他一路哭着跑回家,把自己锁在房间里,任父母怎么敲门也不开,后面的考试也不肯再参加。
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,毛北留下一封遗书,打开卧室的窗户,一跃而下。
心态好的孩子,遇到点挫折能扛过去,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,很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。
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曾提出一个“蛋壳效应”。
是说那些心态不好的孩子,一遇挫折坎坷就沮丧,心理脆弱得像鸡蛋,长大后也很难成才。
我们常说,什么心态,就什么命。
分数决定了门槛,可真正决定孩子人生能走多高、走多远的,是心态。
网上一位妈妈分享说,她女儿从小成绩就不好,但她的心态超级棒。
她虽然没有考上重点高中,只进了一所普通高中,却显得心满意足。
每天放学回家,都笑嘻嘻的,吃得下睡得着,从来没有因为学习上的事情而发愁过。
她不羡慕读书成绩好的同学,也不为自己考了那点分数而自卑。
这位妈妈说:哪怕将来她考不上本科,上职业院校我们也支持。因为她乐观、开朗,和身边的人都合得来,将来只要能混口饭吃就好。
有位教育学家也说过:心态好的孩子,哪怕成绩不好也是人生赢家。
无论未来怎么变化,孩子有个乐观积极的好心态,他前方的路就会一直充满希望。
成功不一定带给孩子幸福感,好心态却可以让孩子拥有真正的幸福。
比一次考试得高分更重要的是,孩子能够扛得住压力、经得起挫折,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财富。
03
前天,广东海洋大学发了一则通报。
该校学生崔某某,偷走校门口便利店老板的宠物猫,带回了校外居住处。
在喂养过程中因为被猫咬到,他活生生将猫虐待至死。
事件曝光以后,学校暂停了崔某某的学业,并且给予留校察看处分。
广东海洋大学是双一流院校,崔某某毫无疑问是学霸。
但光环之下,他冷血残忍的暴行中却藏匿着一个扭曲变态的灵魂。
蔡元培在《中国人的修养》中写道: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。
如果一个孩子做事无原则、无底线,品行有问题,他出事是早晚的事。
比起出色的成绩,孩子品格的底色更为重要。
江苏的一位老师说,他班上有个孩子,经常迟到,上课爱睡觉,考试也是常年倒数。
但这个孩子特别善良。
他坐在教室靠墙的位置,他成绩不好,可在学习期间他从来不去打扰其他同学。
午休的时候,他会把教室窗户打开通风;到了晚上,又会把教室打扫干净。
而且他的人缘特别好,同学们都喜欢跟他一起玩。
这位老师说:我不知道成绩优异是否一定能换来成功,但我相信,好人一定会有好报。
很多父母一心想把孩子送进名校,以培养成绩优异的孩子为教育目标。
作家周国平却说:教育的真正目标,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、丰富、高贵的人。
成绩只是一时的,好人品才是孩子一生的名片。
一个懂事善良的孩子,将来踏踏实实做一份平常的工作,又何愁没饭吃?
培养一个品格端正的孩子,教他学会良善与担当,比考入名牌大学更重要。
04
雅礼中学校长王旭说过这样一段话:
“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,地球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。孩子之间,没有差距,只有差异。
让喜欢射箭的孩子射箭,让喜欢下棋的孩子下棋,尊重差异,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、潜能和梦想,才能鼓舞每一个孩子的希望。”
学历不是唯一的出路,如果孩子的天赋不在学习上,卷来卷去注定一场空。
不如多发掘孩子身上的特长,尊重他的兴趣爱好,让花成花,让树成树。
北大教授赵冬梅分享说,她和丈夫都是高智商学霸,没想到居然生出个学渣儿子。
上小学的时候,其他孩子从拼音到简单的英语单词一学就会,她的儿子木讷地坐在座位上,一脸懵。
儿子的学习成绩不好,在学校也特别不受老师待见。
上初中后,学习压力变大了,儿子产生了厌学情绪,先是装病请假,之后干脆辍学在家。
一开始,她和丈夫无法接受儿子的辍学决定,跟孩子吵过,也闹过。
但他们在深思熟虑过后,最终决定支持儿子辍学的决定,还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在父母的支持下,儿子做了诸多尝试,他学过编程、做过服装设计,还学过修车。
最终,发现了孩子在摄影方面的天赋,于是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深耕。
如今,23岁的儿子在北京已经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师。
很认同教育学家叶圣陶的一个观点:教育应该是农业不是工业。
教育的真正意义,不是生产整齐划一的标准件,而是唤醒每个灵魂中,那独一无二的火种。
发掘并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,培养一技之长,他也许成不了社会精英,但起码可以自食其力地过一生。
未来社会,被淘汰的不一定是没有文凭的人,但一定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。
▽
高考成绩出来后,四川省双流中学的老师杨李怡收到学生信息,说他考得很不好,以后没脸出来见人了。
杨李怡暖心回复学生说:千万不要用高考成绩来衡量自己,它只是一场考试。
是的,真正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高度的,从来不是试卷上的数字,而是那些浸润在性格里、镌刻在品格中的宝贵特质。
纸上的分数,无非是青春的片段;灵魂的高度,才决定人生的宽度。
如果你的孩子健康、乐观、善良、正直,无论考得怎么样,都请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。
告诉孩子,比起做人,成绩也没那么重要,你已经做得很好了,我们以你为豪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配资程序,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,股票按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